無辣不歡的湖南人,每頓飯都少不了辣椒,“本地辣椒”更是倍受青睞。湖南本地辣椒到底從哪來呢?湖南省汝城縣辣椒小鎮——泉水鎮,或許能給出答案。
盛夏時節,泉水鎮秀溪村農戶譚玉萍每天都要早早起床,趕在烈日當空之前,到自家的辣椒地里采摘成熟的朝天椒,拿到市場上去售賣。
從7月中旬開始,泉水鎮的五千余畝辣椒便進入收獲的時節,辣椒掛果周期短,生長速度快,可以一直采摘到12月,辣椒產量也因此節節上升。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,辣椒種植效益日益凸顯。保底收購 銷路不愁
泉水鎮晝夜溫差大,土層有機質含量高,是辣椒生產的理想環境,所產辣椒品質好,風味獨特。“尤其是我們本地的朝天椒品種,辣度大,非常適合加工辣椒干。”汝城縣農業局發展計劃股股長范勝平介紹。
但在以往,由于辣椒產業受自然災害影響大,且銷售價格波動性強,泉水鎮的辣椒種植多以散戶為主,每年的辣椒產量和品質也無法保證。
為加快辣椒產業化發展,泉水鎮對接本地辣椒加工公司,建設“千畝辣椒示范基地”,并建立“公司+合作社+農戶+基地”的產業化生產經營模式,由企業與農戶簽訂產銷合同,實行統一集中育苗、統一技術管理、統一質量標準、統一購買保險,按保底價隨行就市收購,基本消除農戶在辣椒生產中的技術風險、災害風險和市場風險,確保農戶穩定增收。
“盡量讓老百姓去賺更好賺的錢,不賺錢的時候我們保底收購。”汝城縣繁華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樹清表示,“這樣一來,老百姓產能不過剩,我們企業也能保障需求和產能。”

通過示范帶動,今年泉水鎮發展辣椒總面積5560畝,參與辣椒產業發展農戶2865戶,簽訂保底收購協議2148份、訂單面積4210畝,全年預計辣椒產量可達7784噸,可解決勞務用工5056人,帶動種植戶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。
銷售至蔬菜市場之余,新鮮辣椒“華麗轉身”,被加工成剁辣椒,干辣椒、腌菜等辣椒食品后,足跡遍布全國各地,朱樹清自豪表示,“我們汝城辣椒主要供給很多知名的連鎖餐館,大家就算沒聽過都可能吃到過。”
放心種植 脫貧致富
辣椒苗每年都要重新栽種,對于很多貧困戶來說,拿出購買辣椒苗的第一筆啟動資金都困難,去年,汝城縣以80個貧困村為重點實施“艷紅”辣椒產業扶貧項目,精心培育“艷紅”辣椒幼苗,免費發放到農戶手中。針對辣椒產業受自然災害影響較大的生產難題,為降低農戶發展產業的風險,爭取保險公司開展“艷紅辣椒保險(扶貧專屬)”險種,由汝城縣扶貧辦整合資金代貧困戶投保,讓老百姓放心種植。據統計,2018年汝城縣發放種苗價款552萬元,購買農業保險38.4萬元,種植面積1.6余萬畝,貧困戶戶均增收4000元以上。僅泉水鎮的1750戶貧困戶中,就有1065戶種植辣椒2038.8畝,通過參與辣椒產業發展增收,實現穩定持續脫貧。為激勵辣椒規模化種植,集中連片種植200畝甚至1000畝以上的種植戶,還有每年每畝200至800元不等的獎補。這無疑為辣椒小鎮產業發展打開新的大門,產量不愁了,銷路也有了,當務之急便是擴大辣椒加工產能。今年,50萬噸辣椒生產線落戶汝城農產品科技產業園,占地100畝,預計明年可建成投產。泉水鎮鎮長袁會卿表示,未來將通過辣椒特色小鎮示范創建,不斷完善辣椒產業生產鏈條,將泉水鎮建設成為全省知名的辣椒育苗、生產、加工、購銷基地,形成大基地、大加工、大市場的產業化生產新格局,將辣椒產業打造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
